近日從中國五礦集團獲悉,近日由中國五礦集團有限公司所屬長沙礦冶院牽頭完成的“鉬精礦加壓氨浸全濕法提取鉬錸技術”和“復雜矽卡巖型含銅赤磁混合鐵礦高效回收關鍵技術”兩個科研項目成功實現工業應用,有效提高了關鍵金屬礦產資源的綜合利用率,技術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除上述兩項創新成果外,據介紹,近年來,中國五礦還攻克了復雜鎢及伴生螢石資源高效利用、鐵礦資源高效利用、重有色金屬冶煉開發、全球最小可量產刀具0.01mm微鉆和極小徑銑刀等多項核心技術;打破多晶硅生產技術、高效低耗特大型高爐關鍵技術等國際壟斷;完成世界首次海底自行式多金屬結核采礦系統1000米級整體聯動試驗、世界首創超級電弧爐鋼廠熱試;圓滿建成北京冬奧會比賽場館中設計難度最高、施工難度最大的國家雪車雪橇中心項目等。
創新成果的產生離不開體制機制創造的良好環境。據介紹,中國五礦構建“中央研究院+科技型企業重點學科”機制,首批推出10個學科建設,牽動科研資源整合;集中調配45個國家級科技研發平臺、14家成建制研究設計機構、136戶科技型企業加快關鍵技術攻關,同時鼓勵激發各單位在各自擅長學科領域攻克“單項冠軍”技術。此外,設立五礦科技創新發展基金,推動科技與金融協同發展、深度融合,基金規模10億元,支持企業開展重大核心關鍵技術攻關,已完成三批共45個項目立項。
科技成果轉化方面,探索“事業合伙人制”產研模式,建立科研人員與科研項目風險收益綁定機制。在培育科技人才方面,中國五礦創新建立“首師制”,首批選出首席科學家4名、首席技術專家8名、首席技師3名、特級技師39名,構建具有特色的專業技術、技能人才序列。(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