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以“開放 融合 攜手 共贏”為主題的第一屆國際天然鈾產業發展論壇大會在北京會議中心召開。本次大會由中國礦業聯合會主辦,中國核學會、中國鈾業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論壇堅持以高端化、國際化、專業化為原則,通過會議、展覽、對話、調研等多種形式開展天然鈾產業國際化交流,分享產業發展以及技術經驗,促進天然鈾產業更高水平的開放合作。
開幕式上,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副總干事劉華(視頻),國家原子能機構秘書長鄧戈,國家發展改革委外資司副司長華中,自然資源部地勘司一級巡視員唐正國,中核集團黨組成員、副總經理申彥鋒等有關領導致辭。
來自烏茲別克斯坦礦產與地質部副部長法伊祖拉耶夫一行、沙特阿拉伯地質調查局局長阿卜杜拉?賓?穆夫塔爾?沙姆拉尼,馬拉維駐華大使館副大使奧利?茨帕巴諾一行,加拿大駐華大使館參贊卡米拉?亞茲貝克一行,世界核協會中國區負責人弗朗索瓦?莫林;中國科學院院士王成善、莫宣學、成秋明,中國工程院院士羅琦等國內外專家學者、行業協會代表、國內知名高校、國內外主要天然鈾企業代表,以及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國日報、央視等國內主流媒體共計300余人參加本次大會。
劉華表示,在“碳達峰、碳中和”成為廣泛共識的今天,各國正合力推動全球核能快速發展,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挑戰。全球經濟復蘇、能源安全對核能可持續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建立全球鈾資源伙伴關系,保障世界核能發展所需鈾資源安全、穩定和可靠供應,對核能健康發展尤為關鍵。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天然鈾消費國之一,舉辦此次盛會,為全球鈾資源產業從業者搭建交流與合作平臺,促進技術創新與經驗分享,展示了核工業大國的責任與擔當;各國政府企業以及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議天然鈾產業發展未來,相信會為全球核能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鄧戈表示,中國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事業的積極參與者和堅定行動者,中國政府將核能作為構建清潔低碳能源體系、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選擇。核能作為綠色清潔能源在應對氣候變化、實現低碳能源轉型進程中的作用巨大,具有獨特優勢,國家原子能機構致力于為核能安全高效發展提供堅強保障,并將始終堅持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的原則,與各國政府攜手營造公平開放的發展環境,共同構建創新發展的新格局。展望未來,一是加大國內勘查投入力度,建設鈾礦大基地,持續提升鈾資源保障能力,提升產業水平。二是加強自主創新,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支撐引領作用,強化關鍵核心技術和裝備研發攻關,推進綠色、智能鈾礦山建設。三是堅持理性、協調、并進的核安全觀,加強基礎保障能力建設,提升防控安全環保風險能力,實現開發與環境保護雙贏。四是深層次開展國際交流合作,推動建立天然鈾產業國際合作“綠色通道”。
申彥鋒表示,中核集團是全球少數幾家擁有完整核工業體系的企業之一,也是全球首個進入世界500強的核工業企業,中核集團愿與全球同行分享產業發展經驗,共同促進天然鈾產業可持續發展。中國目前核電發展規模為天然鈾產業合作發展提供巨大空間,針對天然鈾產業發展,申彥鋒提出三點建議:一是堅持創新引領,加大在技術創新方面的國際合作,推動構建技術共享、經驗互鑒、合作共贏的新發展局面,推動天然鈾產業高質量發展。二是堅持系統推進,攜手合作伙伴,推動更多的鈾礦得以發現、更多的資源變得經濟可采,促進全球天然鈾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三是堅持安全綠色,與全球同仁一道努力,相互吸取和借鑒先進經驗,增進互信、深化共識,推動天然鈾和核能事業安全綠色發展。
論壇期間,中國鈾業還與加拿大卡梅科(Cameco)簽署了長期天然鈾相關合作協議,進一步深化天然鈾產業鏈戰略合作。
在主旨論壇上,世界核能協會中國區總監、加通(亞洲)北京投資顧問有限公司、中國鈾業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分別就全球核能發展現狀與未來、天然鈾市場復蘇展望及中國天然鈾產業高質量發展等方面進行主旨演講;來自各國的天然鈾企業負責人及專家學者就天然鈾國際合作以及先進鈾礦技術及營運投資管理在分論壇上進行了成果交流,各國部委、天然鈾企業根據需求進行合作洽談并完成合作協議簽訂。部分與會代表于29日赴通遼鈾業開展調研。(中核集團)